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

剌蚜讓你爛掉只是都市傳說

一般人常以為碰觸到「剌蚜」或是尿液,皮膚就會起水泡,不過,台師大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陳世煌表示,學名是「白額高腳蛛」的「剌蚜」,其實是「隱翅蟲」的代罪羔羊,牠不但不是害蟲,反而是天然「剋蟑」、捕蟑高手。(節錄自/〈台灣蜘蛛人,幫剌蚜洗刷惡名〉,自由時報,2010.03.31)

什麼是「隱翅蟲」?

隱翅蟲俗稱「青螞蟻」,是一種屬於鞘翅目的發泡小蟲,因翅膀不明顯而得名,體長約一公分,寬度約0.2公分,形狀極似白蟻,但胸部呈現發亮的鐵青色。此蟲通常棲息於水田、草叢或樹林中,有趨光的習性,夜間常飛翔至有燈火地方

台灣地區最常見的是褐毒隱翅蟲,胸部是鐵青色,腹部是黑黃色相間的環紋。隱翅蟲皮膚炎的流行和蟲體的生活習性有很大的關係,它們喜好棲息在草叢或樹林中,因此受害者以山區、農村或郊區居民為主;近來由於都市綠化的結果,都會地區的病例亦不在少數。尤其是陰雨或濕熱的天氣或棲息處受到騷擾時(如整地、伐木及除草等),它的活動性會更加劇烈,甚至會傾巢而出

隱翅蟲本身還有趨光習性,夜間會飛到有燈火的地方,再加上體型小,可穿過一般家庭門窗之紗窗。所以很容易潛入住家中,侵害人體;夏夜中在公園約會的情侶及野外活動的民眾也都是高危險群,侵害之部位主要以沒有衣物遮蔽的曝露部位為主。

隱翅蟲與其他昆蟲咬傷不同,牠在皮膚表面附著時,若不傷害牠,人蟲雙方可相安無事。(錯誤資訊)但若將其壓碎,其體液將附著於皮膚,十秒後即發生刺痛及灼熱感,之後產生局部紅斑;再經2~3小時後即出現水泡。患者多因無意間傷害隱翅蟲,使牠洩出體液而導致皮膚問題的發生。

隱翅蟲皮膚炎經常發生於清早,患者在臉部、四肢等露出部位突然出現深紅色斑疹,伴隨著灼熱及癢感,但卻很少知道曾與這些甲蟲接觸過。病灶通常是線狀,但也可能因其附著體液的手指到處亂摸,而產生奇怪的圖案。初期的深紅色浮腫紅斑,大多迅速產生表皮性壞死及水泡;再經3~4天後,水泡乾涸,約6~7天後傷口癒合而留下色素沈著。

在處理上應先以清水溫和地沖洗病灶,以乾淨的紙巾或毛巾壓乾病灶後,迅速就醫為宜,切勿病急亂投醫或迷信偏方。隱翅蟲皮膚炎是屬於一種良性的疾病,如果水泡未破壞,通常會自然痊癒。但若症狀厲害時,可給予抗組織胺類的藥物來做治療;或為了預防細菌感染,也可以給予2~3天的抗生素。

奉勸大家在炎熱、潮濕的夜裡:1.儘量不要在野外或草地上活動,不得已時請穿著遮蔽性衣物或使用驅蟲液。2.就寢時儘量開冷氣而不要開窗戶睡覺,若為響應節約能源,請使用蚊帳或儘量減少身體的曝露,以避免隱翅蟲侵襲。3.儘量熄燈就寢,以免誘蟲犯罪。4.看到隱翅蟲停在皮膚上時,請大發慈悲,千萬不能打死它,以免大量毒液濺出,最好用口將蟲子吹走即可,不要冒險。如此才能遠離隱翅蟲的毒害。(轉貼自/〈蟲蟲又作怪—隱翅蟲皮膚炎〉,國立成功大學學生事務簡訊第三十八期,2003.10.20)

補充資料:

醫院皮膚科主任何官倫表示,入夏以來,門診常見民眾因為遭到蚊蟲叮咬,或花粉、草粉接觸產生紅腫、過敏而求診的案例。其中隱翅蟲所引起的傷口通常會併有水泡、化膿潰爛,或出現焦褐色壞疽,加上患處多為紅色浮腫的長條線狀,外觀相當嚇人。不少患者由於不解隱翅蟲的特性,甚至動手拍打,造成更大範圍、更嚴重的傷害。

何官倫說,隱翅蟲造成的傷害並非經由叮咬,而是只要接觸,就會引起發炎,這是因為隱翅蟲的體液含有「隱翅蟲素」(Pederin),是一種相當刺激性的物質,一旦接觸到皮膚,約10秒鐘左右就會劇烈灼痛感,而隨著隱翅蟲在皮膚上行經的足跡,就會造成典型「隱翅蟲皮膚炎」的線狀傷口。(節錄自/〈夏天蚊蟲多,隱翅蟲爬過毒液引發皮膚炎〉,大紀元新聞,2009.07.29)

0 件資源回收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