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

替代役一週觀

寫這篇紀錄時,我正在台中市的網咖,網咖意外地難找,早上七點左右在市區晃,頂著一個光頭又拿著行李袋望來望去,路過的計程車司機一眼就看出我在找網咖,跟我說我所處的位置不會有,而是在另一個方向(不過其實我有看到一間,只是不太想去)。這次的假期是入營後才知道的,所以毫無準備,而且只放一天半(美其名是說兩天假期),週六一早四點半就起床,然後隔天的傍晚六點就要回成功嶺,全國的替代役都是先到成功嶺受訓,只有少數不需要經過基礎訓練的替代役可以直接跳過這個階段。

原本以為替代役訓練應該跟常備役(就是一般的兵役)在嚴格上大有不同,不過體驗起來,替代役的嚴格度仍然相當高,雖然我沒體驗過常備役,不過根據同梯替代役轉述,他們之前是先在常備役受訓,後來驗退到替代役過來(有時候會因為突發狀況或者某些體位條件而轉換役別),他們認為替代役相對來說比較辛苦,雖然在各種訓練項目上常備役比較吃力,但休息放鬆的時間空間比較多,替代役幾乎沒有這種時間,全程都是緊繃的,連共同上廁所的時間都很少(通常都是要個別提出,不然就是得等晚上洗澡的時候),從起床到睡覺之間,都是全程被控管的,無法做自己的事。

替代役辛苦的地方並非那些一般對國軍想像中的體能操練(跑步啦、伏地挺身啦、拉單槓啦,後兩者替代役甚至完全沒有),而是嚴格的「服從」,例如立正、稍息、隊伍行進、寢室內務整理,還有吹毛求疵的口令動作(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,進餐廳要立正等所有役男就位、然後聽口令脫帽、置帽、取板凳、坐下、發餐具,吃飯要舉碗,碗筷要輕敲、包子要用手剝來吃、水果要用碗掩護等等,沒做好就要重新來或者被罰),一點輕乎都會被臭罵,然後扣分(扣分到一個程度就會讓你多留幾天);並且役男跟上級是幾乎沒有良性討論空間的,任何事情有爭議,大都以上級認知為準,換句話說,被誤會只要事情有一丁點模糊空間,就倒大楣了。

在替代役的管理結構上,役男跟上級的差別待遇非常明顯,但役男以上的所有階層上下階都自成一家,也就是上級跟上級的上級的關係,都不像役男跟上級的關係這麼嚴格,甚至寬鬆得就像平等的同僚一樣。我相信這件事在役男心理會有點不平衡,不只如此,管理階層在「身教(以身作則)」上是完全不合格的,雖然我猜他們根本不在乎這個教育原則(但在某些軍事標語上,這有被提到)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部隊長官老是在說「現在的訓練都符合人性化」,但實際上,這個人性化是在說,部隊訓練可以確保原則上不會讓你受傷暈倒,說是「原則上」就是還有例外,那些例外就發生於部隊本質上的權威帶來的必然結果,例如雖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可以跟長官反應,但因為長官欠缺良性溝通的可能性,大家普遍在一般程度的身體不適是不會想反應的,就是會怕長官挑毛病然後被罰。

這些軍隊教育對「人性化」的認知根本非常人所想,所謂的人性化,應該是人受到該有的尊重、平等、有基本的權利,但軍隊是做不到這些的,軍隊的上對下,有絕對的權威跟某種既定規則在運作,並且相當地「群體主義」,換句話說,個體需要為群體負責與犧牲,任何班隊一定都會遇到這種相關事件。雖說軍隊一直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聽:「不是你一個人做好就好,你也應該幫助那些跟不上的人。」聽起來有點社會主義,但在嚴厲的權威控管下,這種事情美好不起來,起碼在這種環境下,幫助他人應該是美德,而不是制式化的要承擔懲罰的義務。

部隊的要求通常都相當「形式」,好比說,進餐廳要洗手或手噴酒精,但一進餐廳後,手又要立正、手掌貼緊褲縫,制服、運動服通常都好幾天洗一次(他們以為有穿內衣、內褲天天換洗,外衣就不會多髒),就算是有洗過,摸過以後還是會有細菌,何況又在天氣炎熱、揮汗如雨的環境中,大家都會偷擦汗(對,除了進行時手擺動、立正時手貼好,其他的動作都是不允許的),噴酒精或洗手在程序上根本是毫無意義。形式的問題不只如此,在許多禮節上的要求都是如此,讓我不禁想問,「國軍到底在幹嘛?為什麼要浪費這麼多時間做這些事?」

對上述問題的一個可能答案是「紀律訓練」,要求合不合理不重要,重要的是「服從」,軍隊對紀律的理解就是絕對服從,這種要求某種程度上不難理解,因為作戰時很難去顧及個人需求,集體一致、服從是最有效率從事作戰的方法。然而,替代役跟國軍不同,替代役不需要打仗,而是負責社會上公共事務的協助,但替代役在法律上被定位為「兵役」的一種(它是後來新增的兵類),所以替代役立法者就把替代役的訓練與一般常備役「等同辦理」,在思想基礎上是相同的,這是內政部役政署(常備役則是歸屬於國防部)的自圓其說,即便實際上替代役在中後期(也就是新訓結束後)的階段完全跟國軍不一樣。

通常在說「替代役很涼」,應該是指新訓結束後近十到十一個月的中後期替代役工作,第一個月的新訓(正確來說是三週)可是一點都「不涼」,我甚至覺得關在監獄都還比新訓環境自在。目前雖然才過了一週(不過其實是五天),我們已經面臨到選擇未來服務役別的階段,目前考量的有兩大類,一個是教育役,一個是司法行政役,最想去的是某一個缺人缺很大的偏遠地區國中小教育服務類別(專業工作上有機會對學生做課業輔導,但也可能只是處理學校的文書工作),不過聽說教育役別會轉由被各地區的教官管理,這點還真是令人不快。

過去曾想過,教學生國英數之類的課程我大概提不起興趣,不過我後來改觀了,即便只能教這些科目,甚至不能離題講一下其他的東西,在課程本身我應該也會期望帶給學生多一點思考,學數學的意義、學習的意義、教育環境,以及在了解學生學習困難而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想法、家庭環境與經歷,都是值得嘗試的部份。所以我很期待能入選教育役,並且有機會接觸偏遠地區缺乏資源的學生,當然,能不能實現目前還很難說。

0 件資源回收:

張貼留言